▍維也納. 國家圖書館 ▍ Österreichische Nationalbibliothek
這座圖書館雖規模不大,卻極盡精巧雅致。尤其令人驚嘆的是穹頂那幅氣勢恢宏的壁畫《哈布斯堡王朝的榮耀頌》Apotheose der Habsburger,細膩繁複的筆觸間,一道璀璨的金色光暈自中央暈染開,四周環繞著眾神與先賢的群像,或沉思或論道,皆是各類美德與智慧的化身,每一處細節都暗藏典故與寓意,引人入勝。

這讓大學主修油畫的我,歎為觀止,開始仔細分析畫面中高超的繪畫技法(職業病),多點透視與空氣透視法(aerial perspective)的精妙結合,讓人物在雲霧繚繞間錯落有致 ; 透明罩染法(glazing)層層疊加,流動的光影令人彷彿感受到畫中空氣的輕拂 ; 而人物臉部受光面與陰影處的冷暖色對比,更讓肌膚具有體溫及呼吸感。

從宏偉的壁畫中選出15個細節,是時代的結晶與視覺盛宴,值得永遠銘記在記憶中。

四面錐形結構隱含「穩固昇華」的視覺語言,代表著名譽的持久性,意指君主的榮耀超越時間,也代表著陽光穿透雲層、接連天地的神聖。

羅馬智慧女神密涅瓦(Minerva)的背後,貓頭鷹與兩位天使高舉她的盾,面上鑲嵌著美杜莎(Medusa)的猙獰頭顱。神聖構圖中有智慧之光的守護,更以戈爾貢之瞳驅趕震懾學術之敵,愚昧與虛妄。
美杜莎(Medusa)的戈爾貢之瞳代表「知識的不可侵犯性」。

與戈爾貢之瞳形成的強烈對比,蒙上眼睛代表無知的自我禁錮。

天使們手捧典籍,以織錦華毯包裹,獻予智慧女神雅典娜。

在古羅馬的社會傳統中,圓形氈帽被賦予了自由意涵。當奴隸獲得解放時,主人會賜予一頂氈帽作為身份轉變的憑證,從此成為「自由人」不可侵犯的權利象徵,其意義猶如現代社會的解放宣言。

普羅維登斯(Providence)一面凝視過往,汲取歷史智慧;一面眺望未來,預見無盡可能。手持火炬,象徵以真知驅散黑暗,傳遞真理。

皇權之所以穩固,源於對真理與秩序的尊崇,束棒中嵌斧,是古羅馬的權威象徵。表示執法與統治的正當性,(棒子象徵人民,束起表示力不可分)。寓意個人或許脆弱,但當團結於共同法律與信仰下,便能化為不可撼動的國家力量。

在戰神馬爾斯 ( Mars )足畔眠而不寐,提醒皇帝即使在和平時期也要擁有力量與勇氣,持武德而不輟,養剛勇於無形。

赫拉克勒斯(Heracles)雄踞於被鐵鍊束縛的三首地獄犬上,其猙獰的頭顱分別象徵西班牙、法國與奧斯曼帝國。當戰火平息,帝國榮光再臨,皇室圖書館於焉奠基,開始建造。

維也納的擬人化身,其識別特徵在於胸前的市徽與頭頂皇冠,依據原始設計構想,聖史蒂芬大教堂尖頂應鐫刻於皇冠上,以彰顯這座城市的代表性,惟此設計方案最終未能呈現。

既喻皇室藏書之豐,亦暗藏知識如蜜之甜,每冊典籍皆若蜂巢中精心釀造的瓊漿,為求知者帶來思想的芬芳與啟迪。

右手高舉古埃及幸福女神伊西斯(Isis)的雕像,左手輕翻置於獅身人面像上的書頁。獅身人面像靜默矗立,象徵著亙古未解的謎題與奧秘,而翻開的書冊則隱喻,唯有閱讀,方能驅散迷霧,帶來智慧與幸福之光。

維也納國家圖書館的建築模型,不僅象徵著皇帝命令的具體實踐,更為知識與理性的殿堂象徵。亦是整幅壁畫中最具建築意涵的一隅。

位於胸口金色的心,象徵慈悲與寬厚之道,仁政愛民及信仰的虔誠與與權威並行不悖形成平衡。

“Austriae est imperare orbi universo.”翻譯為,“奧地利注定統治全世界”是哈布斯堡王朝極盛時期的核心格言,出現於霍夫堡皇宮、歷史博物館、美泉宮、錢幣和官方文書中,成為串穿王朝鼎盛歲月的印記。
若想一窺這座藝術殿堂的絕美風華,可透過以下網址線上導覽,獨享空無一人的國家圖書館(Österreichische Nationalbibliothek) 全景:
https://www.onb.ac.at/en/museums/state-hall/visit/virtual-state-hall
韓玉青IG
手機版ID ➛ sir.hanson.han
電腦版連結 ➛ http://bit.ly/2LsSeNI
.
日日好IG
手機版ID ➛ bonjour27333038
電腦版連結 ➛ http://bit.ly/369TTQg